IIGF观点 | 可持续与可普及:ESG理念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10月10日至12日,“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2019年,普惠金融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人们对于普惠金融“包容、健康、负责任”发展的认识也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如何使普惠金融的服务惠及更多金融排斥的中小微企业和弱势人群的同时,更加负责任地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下一阶段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普惠金融与ESG可持续发展理念
2016年9月,中国在杭州G20峰会上提出了建设“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议题,成为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的关键内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并以此作为推动金融“脱虚向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金融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ESG理念,关乎可持续发展思想如何助力普惠金融的持续推进,是国家社会经济体制高质量发展转型进入新阶段的当今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定义上看,普惠金融与ESG理念均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普惠金融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核心发展理念在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红利共享,即通过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使不同人群都能够平等地共享经济发展的机会,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ESG理念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内涵一致。实际上,普惠金融并不等同于无条件履行的社会责任,其必须通过商业化途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ESG理念在宏微观层面均可助力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ESG理念在微观层面通过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宏观层面包括社会公平和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其中“社会公平和发展”水平就直接决定了人、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促进ESG理念有利于促进发展普惠金融的质效表现,在更广义的层面上看,ESG理念与普惠金融均是代际间、群体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金融发展的重要选择。
二、ESG理念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当前,普惠金融体系欠缺商业的可持续性。为进一步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当在强调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指标的同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开发适应普惠金融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一过程中需要ESG理念助力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可持续创新,并且在政府监管机构的顶层设计指引下,建立自上而下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价值投资标的,从而实现金融服务可普及与可持续的协同发展。
(一)探索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建设
1.将ESG理念纳入银行小额信贷的风险评估之中
在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银行业在普惠金融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家顶层设计突出强调了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其中小额信贷的投放是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所示,截至2018年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上年末高8.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6143亿元。但在信贷投放过程中,一些金融机构为达成绩效考核指标,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快审批、快投放,而忽视了对小微企业主体信用能力的考察,在实现金融服务可普及的过程中忽视了可持续性建设,这不利于信贷风险的把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对399家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其中有13.8%的小额贷款公司不良资产已经超过资产总和,19%的公司存在1-5%的不良贷款,约15.3%的公司不良贷款高达90%以上,32.1%的公司不良率在5-90%之间分布。
2.寻找ESG理念与普惠金融之间流动性的互动
ESG发展理念与普惠金融之间的结合需要落实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上,在遵循EGB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推动绿色低碳的乡村振兴建设,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将ESG投资理念与支持更广泛的受众适当结合,发展可交易的产品,从公益发展成为交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金融属性,产生规模化和流动性。例如,编制具有一定普及性的多层次ESG指数,科学和准确地评估各类企业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及其治理方面的表现,向资本市场传达示范监督效应,进而吸引更多资金支持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普惠金融还可与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票据等创新型金融产品相结合,推出以循环、能源、乡村、农林、科技为主题的多元化金融产品,尽可能满足多的客户及企业多维度金融需求。
绿色零售业务是传统商业银行面向小微企业、个人和家庭所提供的专业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经营重心的下沉、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均决定了其具有明显的普惠特征,离不开普惠金融政策的推动。当前,已有部分金融机构在绿色零售商品和业务创新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开展了“普惠”+“绿色”的具体创新实践。各商业银行通过开发多元化的绿色零售金融产品,如绿色消费贷、绿色节能贷、绿色理财等,以适应不同的融资需求。这对于提高绿色零售业务服务个人和小微企业绿色转型实际需求的能力至关重要。
3.合理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普惠金融可持续服务水平
当前,互联网企业积累和融合的线上数据能够支持其开展小额、短期、消费性贷款业务,但在中大额、中长期贷款的信贷风险甄别上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限制了其对小微企业、农户等群体生产经营性资金需求的服务能力。从收集ESG数据建立识别信用风险的模型角度而言,如果缺乏适当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层面的信息,投资机构、信贷机构及保险机构就无法评估与投资相关的ESG风险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目前,资本市场中的ESG风险分析和投资评估方法还不成熟,未来应用场景和相关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搜索成本较高,第三方机构提供ESG数据的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等一系列障碍仍然制约着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未来,需要积极利用科技创新提升普惠金融配置资源的可持续性,实现普惠金融与ESG主题金融产品的深入结合。要应用能够持续发掘、使用引领行业的前沿金融科技,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弱势人群、降低借贷成本、提高金融效率的工具。
(二)实现资本市场和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建立负责任的金融机构,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金融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金融服务能不能惠及更广大人群的基础和前提。正是因为普惠金融客户具有“中小微弱”的特殊性,金融机构更要秉持“负责任金融”的理念,以“透明、公平”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并坚持高度重视客户保护的核心趋势。我国的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是共生的局面,有了好的实体经济就有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也能保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合理的回报,而ESG理念与金融服务的结合正是建立负责任金融机构的重要基础。
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强调,行业机构要坚持责任投资,充分关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责任,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坚持价值投资,在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实体经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与企业和中国经济共同成长。截至2019年7月,我国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的资产管理机构已有13家,各资产管理机构参与负责任投资的意愿强烈。2018年11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试行)》(下称《指引》)。《指引》要求基金管理人每年开展一次绿色投资情况自评估,并将自评估报告及《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表》报送至协会。此次发布构建了衡量上市公司ESG绩效的核心指标体系,开启了我国ESG投资实践新进程。
2.ESG理念催化中小微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信贷业务中,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集中于生产活动机制较为落后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自身资金规模和发展模式的限制,生产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环境,同时较少承担社会责任,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存在诸多问题。虽然在普惠金融理念的指导下,大量金融机构强化了对长尾群体的帮扶强度,但是那些以依靠环境代价而生存的小微企业、农民获得普惠金融的支持,则会导致普惠金融实现了金融服务的普及但并不持续的现象出现。如何在给予这些中小企业经济支持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培育企业主体对ESG理念的认识,积极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1 中证中财沪深100ESG领先指数、沪深300绿色领先股票指数与基准的历史净值(2016/11/28 -2019/11/28)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Wind
此外,ESG理念能够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通过引导资金流向的直接融资方式,更好发挥普惠金融对真正优质的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所示,截至2019年6月末,新三板挂牌公司小微企业累计发行5120次,融资金额达1285.5亿元。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2.75万家,展示企业10.32万家,累计实现融资10020亿元。中小微企业上市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在丰富自身直接融资的资金来源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来建设多层次、高质量的资本市场体系。如图1所示,ESG领先指数和绿色领先指数的成分收益相较于大盘基准指数而言,存在超额收益。此外,当前学术界与实业界的相关实践研究已经证明,ESG理念能够通过衡量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此外通过引导资金识别并流向优质企业的方式,倒逼上市公司进一步提升ESG信息披露力度,从而使普惠金融持续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3.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优质价值投资标的
普惠金融的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形态不仅仅包括小额信贷、农村金融、微型金融等,还涵盖储蓄、信贷、汇兑、支付、保险、理财、证券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投资层面,普惠金融的推广使更多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的成年人比例持续提升。从金融行为看,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会理性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珍视信用记录,重视金融教育,但在财务规划、投资风险处理方面的能力仍较欠缺,部分消费者风险责任意识较弱。对于相对缺乏理财实力、初涉理财行业的个人理财投资者而言,如何在较为脆弱的风险承担能力下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来源,是培育合格市场个人投资者有效利用金融产品,既是在更广范围内实现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普惠金融在更广范围内发展的重要途径。
ESG理念所折射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将进一步帮助个人投资者识别优质资产,通过提升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信息透明度,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进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个人投资者带来长期且稳定的超额收益。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为更多参与其中的个人投资者提供优质价值投资标的,使普惠金融所惠及的人群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各大资产管理机构在开展日常经营的同时,需要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保护投资者权益,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
三、总结
从表面上看,ESG理念的推广发展对中小微企业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标准要求,与普惠金融服务需要惠及更多遭受金融排斥人群的准则相互矛盾,但从更深层次上来说,ESG理念及其背后所代表的可持续性思想无疑为普惠金融将普及性与可持续性的结合提供了新的途径,是在更广范围内实现可持续金融发展的重要选择。未来,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转型将进入新的阶段,普惠金融与ESG理念的融合将形成协同发展的趋势,在金融服务的可普及与可持续之间构筑桥梁,扩大可持续金融发展的广度,提升普惠金融发展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
参考文献
1. 何德旭,苗文龙.金融排斥、金融包容与中国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J].财贸经济,2015(03)10.
2. 王修华,刘娜.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J].理论探索,2016(04)
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 年)》
4. 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
5.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商业银行绿色零售业务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
施懿宸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讲座教授、副院长,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
李雪雯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新媒体编辑:张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绿金动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是国内首家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型、国际化的研究院,2016 年 9 月由天风证券公司捐赠设立。研究院前身为中央财经大学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 2011 年 9 月,研究方向包括绿色金融、气候金融、能源金融和健康金融。绿金院是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并与财政部建立了部委共建学术伙伴关系。绿金院以营造富有绿色金融精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氛围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智库。